您现在位置:世纪恒凯信息网 >> 首页
世纪信息网 | 值班QQ:1542576291
 
本站首页 > 首页 > 地方频道 > 新闻正文

山西民谣 粽香浓郁

http://www.chinaxinxi.org.cn时间:2020-06-24  来源:  秩名  浏览量:

   山西民谣,历史悠久,流传深广,朗朗上口。

  “五月初一门插艾,各种瘟神不敢来。五月初五端午节,包好粽子压凉糕,避瘟辟邪喝雄黄。”展示了端午节里的特色美食、卫生防疫、养生保健等诸多习俗。如此风情浓郁的山西端午民谣,读之如同舌尖上的粽香一般滋味悠长。

  

山西民谣 粽香浓郁(图1)

 

  山西黄米粽子 米广弘/摄

  古邑忻州,东汉起、晋北锁钥。依冈势、九峰雄峙,卧牛环坳。以老忻州、太原为代表的端午民谣大致可分为时令、习俗、杂歌以及祝愿四类。

  时令民谣描述了端午节前后的节令特征、农事活动及收成预测等。民谣中的端午时间就是农历五月初五。“有钱难买端午晴”,形象地概括了端午时节多雨、晴天罕见的气候现象。“四月四,麦挑旗;五月端午麦秀齐。”是通过“麦挑旗”的时间预测小麦长势的农谚,这条依据千百年来的劳动经验产生的农谚至今还在田头应验着。再如“五月节,天气热,农家男儿不得歇;东田忙忙拔禾草,西田急急割小麦。”道出了端午前后农家“五月人倍忙”的辛劳情景。这些鲜明简洁的民谣让节令、农事变得有声有色,今天听来都令人如临其境。

  数量最多的应该数表现端午习俗生活的民谣。有一首《糖粽子》:“五月里来五端阳(端午节也叫端阳节),软米粽子包砂糖,砂糖白糖洋冰糖,送给哥哥尝一口。”早年的糖是稀缺食材,一年中唯有端午节才奢侈一回,而糖的甘甜又是爱情的象征,所以《糖粽子》既是习俗民谣又是一首甜蜜蜜的情歌,让端午准备了七夕的前奏。

  “五月端午日头红,做个香布袋袋画虎虎。”这几句谚语,描写的是端午额头画王、胸佩香囊及喝雄黄酒等习俗。“五毒鞋,五毒袄,五毒肚兜都齐全,五月娃娃都穿上,五虫见了都跑光。”歌曲语言淳朴无华,却生动地述说了端午节驱五毒的传统习俗。

  微风吹皱牧马河,难诉故土别离愁。最“硬核”的民谣要数对端午节的美好祝愿。如“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五月端午驱病邪,家家门前挂艾叶。”希望借中草药之力消灾辟邪。民谣《五色绳》:“五色绳,带脖上,一年到头保平安;五色绳,绑手上,五福临门送吉祥。”一束五彩线绳凸显了人们祝福祈寿的积极主题。咏唱祝福民谣,心中怀有的不仅是对节日的期待,更是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http://www.hxzxnet.cn/h/2020/GN_0624/5804.html

http://www.jscf8.com/Article_List.asp?ID=57438

http://www.188hx.cn/html/news/view4369.html

http://www.mrp520.com/a/kuaibao/1258.html

http://www.zuikjmt.com/a/kuaibao/699.html

https://www.xingkonggc.com/a/weiquan/2020/0624/1744.html

http://www.cnsdxinwen.com/html/shehui/20200624/25816.html

http://www.qlwhjyw.com/a/fazhishenghuo/2020/0624/2254.html

http://www.bqg365.com/book/20200624/23573.html

http://www.liv.sh.cn/dujia/anhui/22684.html

___

 http://www.hxzxnet.cn/h/2020/GN_0624/5806.html

 https://www.xingkonggc.com/a/weiquan/2020/0624/1745.html

 http://www.sx198.com/ArticleView_151125.html 

http://www.jscf8.com/Article_List.asp?ID=57442

http://www.188hx.cn/html/news/view4371.html

 http://www.zuikjmt.com/a/kuaibao/702.htm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624/14/37227841_920284979.shtml

http://www.hkmsbw.com/html/tupian/2020/0624/3747.html

(责任编辑:)


  世纪恒凯信息网版权说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纪恒凯信息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世纪恒凯信息网,如转载,须注明出处。本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