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辽宁丹东分行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业务
岁月环复,初心不变。
从高楼林立的城市,到辽阔广袤的农村;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到草莓种植特色产业;从“智慧+”的乡村振兴金融生态圈,到遍布乡村的“金穗惠农通”服务点,农行辽宁丹东分行聚焦民生,创新驱动,实干担当,接续奋斗,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努力建设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和服务实体经济主力银行,全方位打造高质量服务强行品牌。截至2022年3月末,该行累计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银保监会口径)11.5亿元,帮助1500余户农户、430余家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坚守本源 实打实支持乡村振兴
围绕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精准扶贫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产品创新,出台专项金融服务方案,以“惠农e贷”为抓手,加大农户贷款投放。重点支持东港市草莓、蓝莓、水稻、滩涂养殖、水产加工,凤城市肉牛、生猪、大茧收购,宽甸县食用菌、网箱养鱼等行业。针对草莓、蓝莓特色产业,创新推广“草莓贷”、“蓝莓贷”产品,对信用村、信用户逐步推进纯信用贷款,执行优惠利率,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推进多元化农户担保模式,针对农户贷款担保难的现状,该行在加强与省农担公司合作的同时,营销准入了丹东华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解决了部分农户贷款担保问题。至2022年3月末,该行累计发放农户贷款6.3亿元。
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是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始终是当地政府关注的焦点,农行辽宁丹东分行创新推广“链捷贷”业务,为核心企业上游小微企业供应商提供在线融资服务。3月31日,该行为当地某医院上游供货商成功办理全省县域首笔机构类客户供应链融资业务,解决了小微企业供应商客户融资难题。
服务小微 助推实体经济有效发展
创新推广集团e贷、政务e贷、小微e贷、纳税e贷、惠享e贷等产品,执行普惠贷款利率,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择优支持水产品加工、汽车增压器等行业,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至2022年3月末,农行辽宁丹东分行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8.01亿元。
发挥农行在区域内的融资优势,将普惠金融与数字金融、绿色金融相融合,加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制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方案,为企业提供信贷、“智慧食堂”等一系列高效金融服务,满足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客户融资需求。截至2022年3月末,丹东农行与全市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覆盖率80%,发放贷款4700万元。与17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覆盖率77%,发放贷款5000万元。
拓宽领域 智慧服务提高民生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进科技与产品创新体制改革,大力实施数字化转型,在惠民代理服务、智慧校园、智慧食堂、智慧医疗、智慧党费等领域为城乡客户服务,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形成自身的特色。在惠民代理服务方面,与市高新区财政局签署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协议,代理发放补贴项目30余项,代发金额1500万元,惠及农户8000多户。在智慧医疗方面,推进全市三级甲等医院“智慧医疗”项目合作,为多家医院上线了智慧医疗系统,解决了广大市民预约挂号就诊、结算等难题。在智慧食堂方面,与市中等技术专业学校等多所学校签署校园合作协议,提供“智慧食堂”服务,在疫情期间实现了学生家长和学校的“无接触式”缴费;为丹东市某局机关上线智慧食堂,助力党政机关食堂实现智能化管理。在智慧校园方面,与辽东学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打造5G智慧校园。同时,与市住房公积金服务中心开展全面合作,在网点增设多个公积金服务中心延伸窗口,方便广大市民办理公积金缴存、支取及公积金贷款等相关业务,实现公积金组合贷款一站式服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截至2022年3月末,农行丹东分行个人掌银月活客户数达26.7万户,实现了农行互联网金融服务覆盖城乡。
握指成拳 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时有所需,必有所为。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农行丹东分行积极践行“客户至上、始终如一”的服务理念,以更强的担当、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为社会传递国有大行形象,擦亮服务强行品牌。对高铁站、辽东学院等单位进行走访慰问,送去酒精湿巾、口罩、消毒液等抗疫物资,解决疫情期间抗疫物资短缺难题,农行助力,共筑抗疫堡垒。
充分发挥“房抵e贷”、助业贷款优势,加大个人生产经营贷款投放,为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金融服务,一季度,累计发放个人普惠贷款8300万元。发挥“纳税e贷”等线上贷款信用方式及随借随还等优势特点,为生产抗疫物资企业发放贷款,助力企业渡难关、保民生,共为352户小微企业发放线上贷款3.7亿元。
作者:农行辽宁丹东分行 康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