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上的车厘子熟了

西藏拉萨市尼木县的高效智能温室大棚内挂满枝头的车厘子
汁多甘甜的车厘子,价格虽高却依然受追捧。如今,这种原本适宜在温带气候种植的高经济价值水果,在海拔4000米的西藏拉萨市尼木县也可以采摘品尝了。在尼木县的高效智能温室大棚内,层层叠叠的翠绿叶片中,一串串晶莹透红的车厘子挂满枝头,惹得人垂涎欲滴。
尼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产业园负责人张世杰介绍,2019年4月尼木县从北京引进试种了车厘子,当年7月便开花少量挂果。经过工作人员一年时间的精心照料,今年,首批200株果树已是硕果累累,达到采摘条件。
“在西藏海拔4000多米的沙化荒地上种植成功车厘子,这让尼木县干部群众欢欣鼓舞,大家都想第一时间品尝高原车厘子的味道。我们综合各方意见,决定第一年采取果树认购的方式,邀请大家进行采摘。”张世杰说。
5月27日,尼木县举办了“共享丰收·助力小康”特色农产品——车厘子树认购活动。按照报名、缴费、抽签的环节流程,尼木县商务局刘桥获得了一株车厘子树的年采摘权。

车厘子认购现场,大家正在排队缴费
刘桥一边小心翼翼地剪摘着果子,一边介绍说,“单位5名党员凑钱认购了这株车厘子树的采摘权,派我作为代表来采摘。我刚刚已经忍不住尝了几颗果子,口感很不错。等明年大面积的挂果,一定要带着家人来采摘品尝。”
采摘现场热烈的气氛,大家对车厘子高度的评价,使尼木县产业项目“点对点”干部德吉欢欣鼓舞。德吉说,“试种车厘子开始,我就‘泡’在大棚里跟着专家学,也通过网络、书籍自学摸索经验,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取得了今天的成果,特别开心。以后会更加用心地呵护这些果树,把自己掌握的种植管理知识教授给群众,使车厘子成为群众致富的‘摇钱树’。”

品尝成熟的车厘子
尼木县尼木乡日措村的群众旦巴热杰是德吉最早的一批徒弟,现在他已经掌握了车厘子种植管理的很多技术。“我在这里工作学习一年多了,每月可以拿到3000元的工资。如今成熟的果子受到大家的喜爱,也获得了很好的收益,更加坚定了我学习车厘子种植技术的信心决心。”旦巴热杰干劲十足地说。
作为产业扶贫项目,目前尼木县已经种植了3000多株车厘子。“等果树全面挂果后,预计可实现年收入300多万元,能带动项目区54户240名建档立卡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张世杰介绍说。
为了打造高原车厘子名片,结合车厘子种植基地海拔高度,尼木县将车厘子命名为“尼车4000”,同时还邀请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果蔬研究所的专家对已成熟车厘子进行了采样,“尼车4000”车厘子的品质认证工作也正在进行中。

种植车厘子的高效智能温室大棚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