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村妇女科学素质——“智爱妈妈”在行动
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科协农技中心”)于2017年起组织开展“智爱妈妈”活动,旨在提升农村妇女科学素质,提高她们参与农业生产与村级事务的能力。5年间,共开展了近500场活动,受益超1亿人次。在活动的有效引导下,一大批农村妇女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贡献了巾帼智慧与力量。
聚合力量,讲述巾帼蝶变故事
中国科协农技中心在提升农村妇女科学素质的工作中,积极与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联动开展“智爱妈妈”品牌活动,持续提供科普公共服务。如组织中国药学会联合多所医药类高校聚焦农村女性健康,持续做好“智爱妈妈”农村妇女安全用药活动。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渠道开通科普公益热线,面向农村妇女提供公益咨询。联合光明网开展“智爱妈妈”安全用药科普促进行动项目发布会,当年直播观看人数达72.89万人次。

图 “智爱妈妈”安全用药科普促进行动项目发布会举办
中国科协科普部、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联合开展“智爱妈妈行动”工作推进会,对来自全国29个省的各级科协、妇联以及各地农村妇女带头人代表进行培训,赋能基层,发挥领头雁作用。2021年,中国科协农技中心联合学会、高校等多方力量选树50位“巾帼蝶变”典型,讲述自己带动周边群众提升科学素质、实现科技致富的故事。

图 “智爱妈妈行动”工作推进会暨百名农村妇女带头人培训会活动
2022年中国科协农技中心继续整合社会资源,组织各地优秀农村女性带头人开展“智爱妈妈·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携手描绘乡村振兴的秀丽画卷。截止到6月,“智爱妈妈·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已上线3场培训活动,观看总量超160万人次。农村妇女科学素质工作全面展开,推动广大农村妇女实现文明生活、科学生产、科学经营,走向人生“蝶变”。
多方参与,大朋友小朋友纷纷点赞
经过5年探索,“智爱妈妈”总结出一批实施效果好、覆盖面广、可复制性强的模式,比如“我为妈妈读科学”和“大学生志愿者科技志愿服务回乡行”等,在全国多地进行了推广。

图 荣县玉章高级中学校举办“我为妈妈读科学”活动
“我为妈妈读科学”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由农村中小学生向妈妈普及科学知识,实现亲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已组织来自100多个中小学的1500余名学生为妈妈朗读科普文章,相关媒体音频总点击量已突破1500万次。2020年,“智爱妈妈行动”聚焦52个科普资源相对匮乏的县开展了“我和妈妈学科学”活动,有200余所学校5万多名学生参与,提交优秀短视频作品7000余部,网络平台传播点击量突破8000万人次。


图 “智爱妈妈行动·我为妈妈读科学”音频资源
“大学生志愿者科技志愿服务回乡行”通过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专业知识及科普能力培训,组织大学生借助寒暑假返乡的契机,将科普服务切实送到家乡女性身边。目前已组织近50所高校的6000余名大学生在全国1300余个村庄开展活动。

图 “大学生志愿者科技志愿服务回乡行”活动开展
2021年,大学生志愿者“智爱妈妈”科技志愿服务线上培训暨“智爱妈妈”科普资源发布活动成功举办,2000余名大学生实时参与,综合全媒体平台观看量高达387.7万人次。活动现场同时发布了针对农村妇女实际科普需求编写的《“智爱妈妈”农村妇女应知应会300问》。同年寒假期间,组织5所高校的2500多名大学生深入农村,面向家乡妇女开展科普服务,活动累计受益超20万人次。在“大学生志愿者科技志愿服务回乡行”活动中,服务对象纷纷表示:“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实用性强,希望今后多开展这样的活动。”“饮水思源,反哺家乡,被别人需要,感觉很幸福。”一位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大学生志愿者科技志愿服务回乡行”活动后写下了这样的感受。
持续推进,描绘乡村振兴画卷
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人生出彩。中国科协农技中心将继续立足农村妇女科学素质现状,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协同合作,凝聚合力,持续打造“智爱妈妈”品牌,赋能农村女性带头人和大学生科技志愿者,讲好农村女性提升科学素质故事,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