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时代大势,致敬医者仁心
结缘“健康丝绸之路”源自担任《健康丝绸之路:中国国际卫生合作纪实》的责任编辑,三年来,没有人比我们和罗元生老师更明白我们为这本书付出的心力,作者罗元生在后记中说从接受写作任务至今三年来时时刻刻都走在健康丝绸之路上。是的,三年来编辑和作者是最亲密的战友和合作者,三年来罗元生十多次修改其稿,编辑都亲眼见证。为了配图,我们联系多家医院,联系新华社,联系卫健委国际合作司,只为拿到最珍贵的历史图片,全面透彻表达中国在“健康丝绸之路”建设中的责任和担当。
对生命的态度是最有说服力的文明标尺,秉持这一理念,作者和编辑反复敲定大纲:新中国的援外医疗,抗击埃博拉,红十字会的援外医疗,惠及世界人民的“光明行”活动,中医药对世界的贡献(中医治未病的优势,青蒿素对抗击疟疾的贡献),其中作者采访了大量一线医务工作者,获得了医务人员在异国他乡秉持生命第一理念,克服各种恶劣条件,治病救人的事例,大量的一线采访,撑起了整本报告文学的血肉,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事例,诠释了中国建设“健康丝绸之路”的价值和意义,一个个被中国医生从病魔手中救回的生命,实现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象表达。
但是种种原因本书春节前没有下厂印刷,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一场气壮山河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华夏大地迅速打响,我们看到全国上下的医务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我们看到400多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严防死守,不断织密65万个城乡社区防空网,亿万人民主动配合,筑起坚不可摧的战“疫”长城;我们看到科研人员设立专班,挂图作战,不眠不休,8天内判定病原体,16天内完成检测试剂盒优化,核酸检测能力从每天300人份提升到2万人份,国家版诊疗方案迭代七版……中国在疫情面前展现出来的高效的组织和动员能力令世人赞叹。接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多个国家暴发,全球进入战“疫”时间。中国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第一时间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等国派出医疗队。同时中国的医疗物资援助也有如雪中送炭一样送达世界各个角落。中国抗疫方案更是被当作标准答案,在全球被“抄作业”。
这些事情发生时编辑和作者都处于在家办公的状态,然而这么重要的事情发生,我们必须记录到书中,才能完整展现中国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卫生合作,深入建设“健康丝绸之路”的踏实脚步。于是,总编辑挂帅第一时间联系罗元生老师调整大纲方案,在第五章红十字医疗援助中增加最后一节红十字会医疗专家组援助意大利、伊朗、伊拉克等国的内容,在第七章中医药部分增加新冠抗疫中中医药的作用,展现中医药这块中华文明的瑰宝在全球抗疫中的优秀表现。增加第八章“守望相助,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全面展示中国在抗击疫情中,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国际合作,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责任和担当。确定大纲,罗元生老师开始加班加点创作,仅用了一周时间,就给我们提供了2万字的补充书稿。
至此历时三年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健康丝绸之路:中国国际卫生合作纪实》全部定稿。从1963年4月中国第一支援外医疗队抵达阿尔及利亚,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刚果(布)盛赞“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从2014年埃博拉疫情暴发,解放军医务工作者第一时间赶赴疫情严重的西非,到红十字援外医疗队开展的“天使之旅——‘一带一路大病患儿人道救助计划’”;从国家卫健委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的“光明行”项目,到青蒿素对抗击疟疾的世界贡献,直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书用有血有肉的报告文学的形式,突出了对生命的态度是最有说服力的文明标尺,展示了中国建设“健康丝绸之路”的道义担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6月18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上所说,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互利共赢。我们愿同合作伙伴一道, 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于凯燕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