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出实效 团结奋进奔小康
——民革新疆区委会社会服务工作委员会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记者 唐远华 通讯员 涂志凌 “我们再也不用为出行难发愁了!”“有亲人在身边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这是民革新疆区委会帮扶过的乡亲们发自内心深处的真诚感慨。今年元月,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公布了自治区2019年脱贫攻坚奖评选结果,民革新疆区委会社会服务工作委员会(下称工委会)荣膺自治区2019年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近年来,工委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安排部署,聚焦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总目标,以社会服务社会为抓手,积极参加自治区“访惠聚”工作,在南疆地区开展精准帮扶,通过产业对接和项目招商活动,助力新疆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个经常”抓落实
脱贫攻坚聚合力
工委会始终将“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常抓不懈,通过主题实践活动、专题辅导、报告会等方式,引导民革成员和干部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使成员和干部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凝心聚力,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贡献。
经常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工委会108名民革党员与122户各族群众结对认亲,在深入基层入住农户期间,认真摸清当地群众困难诉求、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推进文明新风进村入户。活动开展3年来,累计为基层群众捐款36万余元,办好事实事300多件,惠及结亲群众2000多户次。今年3月18日,柯坪县玉尔其乡阿拉玛村村民努汗拉着结对亲戚——民革新疆区委会专职副主委邓红的手开心地说:“姐姐,我现在又种木耳又当护林员,每月都有固定收入,孩子们也都有了工作,如今,牛羊产仔的存活率达100%,母羊生了羊娃子都卖掉了;母牛又怀孕了,小牛也卖了不少钱,去年仅养殖收入就达近2万元。”
经常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工委会依托“博爱图书·十年百馆”公益项目,向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地20余所乡村学校捐赠全新国语图书3万余册,价值50多万元,缓解了当地国语图书短缺的难题;引导民革企业家捐资40余万元在和田地区墨玉县修建2所多媒体语音教室,让孩子们通过“互联网+教育”模式学习国语;围绕“国家通用语言普及”开展相关调研,提出了《多措并举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建议,建议中多项内容得到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回应和采纳。
“三个加强”凸重点
履职尽责解难题
围绕提高脱贫质量、增强脱贫实效建言献策。工委会围绕产业、智力、公益、健康扶贫等方面参与脱贫攻坚调研,形成了《精细施策、狠抓落实,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加强新疆南疆四地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现持续稳定脱贫》《关于以产业援疆带动市场援疆,助力新疆精准扶贫的建议》《助力脱贫攻坚,持续推进南疆棉纺行业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持续用力,深入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活,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积极创造“四共”社会环境、切实筑牢民族团结的社会根基》等提案,许多意见建议被自治区采纳。
加强产业扶贫帮扶力度,增强当地造血功能。工委会牵线搭桥,引进云南知名鲜切花企业在尼勒克县开展31亩花卉示范种植项目,半年实现产值200多万元,帮助4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脱贫,增收示范效果显著;组织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相关人员赴云南调研鲜切花和苗木产业,促成双方在石河子市建立种植基地并共同拓展中亚鲜切花市场。围绕“大美新疆·康养昌吉”主题,承办了“2019中国康养产业(新疆)发展大会”,邀请民革中央、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及民革企业家200多人参加,促成15个康养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协议金额122.9亿元,引导更多优秀企业到新疆投资兴业。
加强界别优势发挥,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工委会积极推广“农技下乡”活动,通过组织民革农业科技工作者前往南疆地区,利用“网络讲座+田间指导”的模式,大量培训乡村农技人员。吐尔洪·克热木是库木奥依拉村里的示范户和致富能手,养牛三年,从最开始只有两头牛到现在的八头牛,还有30多只绵羊、100只鸡以及30亩地,一年收入能达15万元。“打算以后买一个孵化器,再依靠工作队的科技手段,帮助其他人脱贫致富。”吐尔洪·克热木已经对未来做好了打算。工委会利用各级民革法律服务站,采用免费法律咨询和诉讼代理、法制宣传、结对共建等形式,为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35起,挽回损失数十万元。围绕乌鲁木齐三年棚户区改造工程,在电视台、新闻广播等媒体进行法律解答1100余条,为当地民众释疑解惑,树立了良好口碑。
“三个依托”保落实
提供帮扶动力源
依托“访惠聚”活动,推动南疆地区精准帮扶。工委会结合自治区“访惠聚”活动,将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作为精准帮扶重点地区,坚持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并进,通过组织农技咨询服务、规范化发展农区舍饲畜牧业、开办农民网店等措施帮助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促成饲料加工和妇女缝纫合作社帮扶项目,当年实现农民增收63.5万元,户均增收1960元。邀请民革中央来疆调研少数民族妇女就业并捐赠10万元帮助发展集体经济。在“工委会”的帮扶下,村小学办学条件逐步改善,计算机室建成了,破旧的座椅板凳更换了,新的校服穿上了,助教的大学生来了,经过不懈努力,多方筹措,总投资400多万元,修建了一条全长8.2公里的库木奥依拉村村级公路,村民再也不用为出行难发愁了。
依托“博爱·牵手”品牌,推进帮扶地区民生改善。工委会不断丰富和深化“博爱·牵手”工作品牌,打造“爱心包裹南疆行”“情暖童心关爱儿童”“农技下乡助农备耕”等诸多“名片”,充分依托“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开展“送春联”“送全家福”“庭院美化”“帮生产、帮生活”活动;邀请首府名医在南疆多个乡镇开展“医疗义诊、送医送药”活动,积极为各民族群众送去温暖和爱心。疫情期间,向中山博爱基金会申请,为莎车县部分乡镇卫生站捐赠口罩、消毒剂、防护服等防护物资3万元;为恰尔巴格乡139户贫困家庭、边缘贫困家庭发放10万元防疫扶助补助金,帮助他们缓解疫情带来的突发性生活困难。
依托“金伍缘”基金,画出企业帮扶同心圆。工委会发动新疆民革企业家联谊会22家会员单位出资,与自治区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合作成立“金伍缘”基金,用于新疆少数民族妇女儿童定向精准帮扶,在南疆地区阿瓦提、柯坪、库车多地举办“资助贫困大学生、援建教学场所、捐赠校车教具”等活动11次。组织民革企业家开展“学习库尔班大叔先进事迹”活动,为库尔班后人设立“感恩祖国家庭公益基金”捐赠注资。疫情期间,民革企业家累计捐款共计29.687万元,捐赠各类医疗物资价值28.37万元。 你脚下沾了多少泥土,老百姓会用心丈量;你身上流了多少汗水,老百姓会用眼光评判。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工委会将继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倾力参与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宏伟事业,同心同德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献计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