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政协委员张朝详:建设优势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交通基础支撑
中国经济新闻(记者 陈冰)每年的河南省两会在这个时间如期举行,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1月17日上午开幕,全省800多名政协委员都已将自己的提案递交,今年有哪些大家关心的提案,记者在两会期间采访了已经连续三届政协委员张朝祥。
据委员张朝详介绍,他今年提交的提案有关于“规范人脸识别系统使用”、“讲好黄河故事建设黄河博物馆”、“取消河南省车辆尾号限行”“关于破解郑州向北发展,规划建设郑州—平原示范区龙凤大道跨黄河大桥”等共提交了17份提案。
【】提出: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交通基础支撑
据委员张朝详介绍,关于提出破解郑州向北发展,规划建设郑州—平原示范区龙凤大道跨黄河大桥,主要原因有以下:
新乡市平原示范区位于黄河北岸,与郑州一河之隔呈“左右岸”,两桥相连互为呼应,该区域是郑州大都市圈核心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豫北地区联系郑州的重要节点之一,位于大郑州“米”字型发展格局中的京广高速发展主轴上,是郑州辐射豫北、联通京津冀的“桥头堡”。为完善郑新之间交通基础设施,增强与郑州向心发展的合力,推进郑新之间路网、交通方式互联互通、无缝衔接,平原示范区先后组织编制了《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综合交通规划》、《郑州—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轨道交通一体化规划》、《新乡市平原示范区龙凤大道跨黄河大桥桥位论证》等规划,提出在G107(中州大道)与G107复线(107辅道)之间新增龙凤大道(含跨黄河大桥)规划,兼具城市快速路、轨道交通和桥梁景观等复合功能,在示范区与郑州之间形成新的交通走廊,加强与郑东新区、郑州南、新乡东之间的交通联系,提高区域跨黄河通道的能力,为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沿黄城市群,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交通基础支撑。
【】需求: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支撑郑州-平原示范区一体化轨道交通建设需求
郑州大都市区突出生态文明时代特点,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产业聚集和新型城镇化趋势,科学布局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构建“一核、四轴、三带、多点”的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区域空间格局。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处于南北向发展主轴,需要进一步加强与黄河南岸郑州市之间的融合。平原示范区与郑州功能互补,分工明显,互为倚重。截至目前,平原示范区来自郑州的房地产数量20余家,占示范区内房地产总量的62.5%,缴纳税额超过85%;在示范区购房人员中,郑州户籍人口占比2/3以上;在示范区设立的企业有近百家,都是从郑州市迁入,占企业数量的80%以上;郑平城市公交去年开通以来,一河两岸同城趋势发展较快,两岸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
郑州大都市区目前已迈进高速铁路引领发展时代,基于都市圈范围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成为最新的郑州市互联互通体系规划的重点。平原示范区毗邻郑东新区,在郑州市中心城区用地30km辐射范围内,是中原城市群郑州大都市区的核心区,与郑州市主要交通客流为向心的通勤客流,对于时效性要求高,因此应构建两城同城化通勤轨道交通,重点发展快捷、高效的市域(郊)铁路或城市轨道交通快线。目前规划中有郑州—平原示范区市域铁路西线和东线两条线路,西线重点解决郑州市1小时通勤圈内平原示范区、原阳县的向心通勤客流;东线主要解决新乡市重点组团(含平原示范区)、南太行旅游风景区与郑州市省级行政服务区、主要交通枢纽之间的连通。
依据《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9-2035年)》(征求意见稿),为完善郑州大都市区跨黄河高速公路通道,强化郑州和新乡两市的联系,促进郑新两市深度融合发展,规划研究在郑州黄河公路大桥与郑新黄河大桥之间新增一处高速联系通道即连霍—原焦高速联络线。
新乡市平原示范区与郑州市之间主要通道是G107国道和G107国道复线,但G107郑州黄河大桥已超期运营,且道路为双向4车道,通行能力差;G107复线客货混行严重。两桥经常发生拥堵,两地之间交通联系已经出现瓶颈,群众对此投诉较多饱受诟病,严重影响了郑新一体化发展,亟需新建跨黄河通道。依据已进行的《新乡市平原示范区龙凤大道跨越黄河桥桥位论证》,平原示范区龙凤大道(含跨黄河大桥)项目的规划与连霍—原焦高速联络线的规划不谋而合。项目的快速落地,能够强化郑平之间交通网络联结,满足交通量增长,促进沿黄两岸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龙凤大道(含跨黄河大桥)项目已具备建设条件
规划龙凤大道(含跨黄河桥梁)北起平原示范区凤湖,沿太行大道向南跨黄河后衔接郑州市金京东环路,南至郑东新区龙湖,总长度约20公里,规划为“双线铁路+双向6车道公路+紧急停车带(设置慢行系统)”的公铁两用大桥形式,龙凤大道(含跨黄河大桥)项目已成功纳入《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1—2035年)》及《郑东新区北部区域概念性总体规划(2014—2030)》,郑州与新乡两地市人民政府已达成一致意见,手续审批、项目建设等方面已不存在障碍,项目建设已经专家充分论证,完全具有可行性,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管委会相关部门正在开展规划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准备,项目已具备快速实施的条件。
【】建议
委员张朝详建议:第一,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利好和省市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支持,建议省政府协调郑州、新乡两市将龙凤大道纳入郑州市、新乡市相关规划,充分对接,明确与两地连接路由;由郑州、新乡两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出面牵头,将本次规划方案提请省政府及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纳入省级相关规划,统筹协调方案落实;
第二,建议项目前期可按照“连霍高速与沿黄高速连接线”高速公路项目立项,按照市域快速通道和轨道交通的复合廊道规划设计,兼顾郑州至平原示范区轨道交通功能;
第三,建议省政府协调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郑州市研究规划郑州至新乡市平原示范区轨道交通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