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世纪恒凯信息网 >> 首页
北京时间 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世纪信息网 | 值班QQ:1542576291
 
本站首页 > 首页 > 社会新闻 > 新闻正文

小暑来了

http://www.chinaxinxi.org.cn时间:2020-07-06  来源:  黑猫警长  浏览量:1190次

   2020年的11号节气小暑翩翩而至了。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交节时间通常在公历7月6-8日之间,2020年07月06日,23点14分20秒 ,阴历五月十六, 星期一 ,此时太阳运行至黄经105°。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即为小热,接踵而至的就是大热了,因而小暑意味着盛夏的到来。

  

小暑来了(图1)

 

  01 小暑气候

  小暑时节太阳直射点已南移,日照时间开始缩短,但吸收热量仍是入大于出,处于累积状态,气温持续升高,天气炎热,雷暴增多,马上就要迎来最炎热的季节。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进入小暑大地便不再有一丝凉风,风中还会带着热浪,天气越来闷热潮湿,热浪铺天盖地,让人无处藏身。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陆游《苦热》曰: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古人没有空调,人在天地间如坐蒸笼,避无可避,难怪称之为苦。从小暑开始,人们要做好准备迎接酷暑了。

  

小暑来了(图2)

 

  02 小暑物候

  小暑节气里雨热同期,植物进入疯长期,于动物而言则到了苦热难捱的时节。小暑三候曰:“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一候温风至,小暑交节后,大地上的风便不再有凉意,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夹带着热浪。

  二候蟋蟀居宇,五日后,因为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三候鹰始鸷,再过五日,老鹰也因地面气温太高而离开地面,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小暑来了(图3)

 

  03 小暑习俗

  入伏。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暑和伏说的不是一回事,但二者是有关联的,入伏的日子是在小暑节气里开始的。

  夏至三庚是约定的每年入伏的日子,即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首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首日,末伏首日则为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因为,“入伏”的时间并非不变,所以,每年“三伏”的时长也不尽相同,少则三十日、多则四十日,今年“三伏”就是四十日。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小暑来了(图4)

 

  吃藕。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富含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早在清咸丰年间,莲藕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了。因与“偶”同音,故民俗用食藕祝愿婚姻美满,又因其出污泥而不染,与荷花同作为清廉高洁的人格象征。

  藕的吃法很多,既可单独做菜,也可用作配料。鲜藕炖排骨、凉拌藕片、糯米藕都是常见的吃法,也可以做成藕肉丸子、藕馅饺子、藕粥、藕粉糕等花样。

  

小暑来了(图5)

 

  晒伏。相传六月六”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谚有云“六月六,家家晒红绿”。小暑时节,为一年中日照时间长,阳光辐射强的日子,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的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除湿,防霉防蛀,称为“晒伏”。

  

小暑来了(图6)
(责任编辑:)


  世纪恒凯信息网版权说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纪恒凯信息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世纪恒凯信息网,如转载,须注明出处。本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