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世纪恒凯信息网 >> 首页
世纪信息网 | 值班QQ:1542576291
 
本站首页 > 首页 > 图片频道 > 社会 > 新闻正文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专家:曾采集百余条白鲟幼体但养殖失败了

http://www.chinaxinxi.org.cn时间:2020-01-05  来源:  秩名  浏览量: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专家:曾采集百余条白鲟幼体但养殖失败了(图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博物馆馆长张先锋介绍馆内珍藏的长江白鲟标本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长江日报记者陈洁 张晗 通讯员王环珊 王熙 孙慧

  这几天,白鲟灭绝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长江流域白鲟比较常见,“那时,经常会看到,有人拖着比板车还长的白鲟,比较常见。”“在长江里打捞,一次能捞上来上吨重的白鲟。”仅40余年,中国淡水鱼之王长江珍稀动物白鲟从常见走向灭绝,令人心痛。

  目前对白鲟的研究非常有限

  收藏有40万件标本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博物馆,是亚洲收藏淡水鱼类数量最多的博物馆,也是国内收藏白鲟最多的博物馆。

  1月4日,记者探访该馆。“昨天关于白鲟灭绝的消息铺天盖地,不少媒体、市民找我咨询。”水生生物博物馆馆长张先锋是一位研究长江珍稀动物近40年的专家。

  张先锋介绍,长江里的鲟一共有三种——白鲟、中华鲟、长江鲟。“白鲟最大的一个特征是,它身体的前段有一个长长的吻,占身体总长的三分之一。”

  对于白鲟灭绝的消息,张先锋表示“很震惊,但不意外”。他解释说:“震惊的是,终于有这种说法公开对外发声了。不意外的是,目前白鲟的研究非常有限,在宣布灭绝之前,我们科研工作者已经十多年没有白鲟的标本收集和野外观察记录了,没有像其他珍稀动物一样,至少有一部分研究数据和经验的积累,真的很遗憾”。

  长江里还有些鱼也多年没见了

  渔民有一种说法,“千斤腊子万斤象”,万斤象指的就是白鲟。张先锋介绍,“馆藏白鲟标本中最大的4米左右,还不是最大的白鲟标本。我1980年在学鱼类学时,看到过书上介绍过7米长的白鲟”。

  长江今天灭绝的是白鲟,明天灭绝的是其他物种,那么后天可能灭绝的又是什么呢?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博物馆王熙回答,中华鲟、长江鲟、鲥、?以及刀鲚,有的也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过了。除鱼类外,扬子鳄、山瑞鳖等水生动物也危在旦夕,“它们中的某些种类估计是下一个白鲟吧!”而云南异龙鲤、白?豚这些是已经灭绝或功能性灭绝的物种。

  同时,科学家们也表示,保护长江濒危动物不单纯是保护该物种,更重要的是要保护濒危动物生存和繁衍所依赖的环境,就是要保护长江母亲河。

  留住长江江豚的“微笑”可期

  农业农村部发布通告,从2020年起在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植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

  2019年12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分组审议《长江保护法(草案)》。这标志着这部法律距正式出台已不遥远。

  “我们虽然看到了白?豚、白鲟等一些物种的灭绝,但也要看到希望。” 在20多年对白?豚“淇淇”的人工饲养和研究中,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吸取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并把一些经验用在了长江江豚的保护上。

  数据显示,2017年野外长江江豚数量约为1012头,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快速下降的势头得到遏制,但其濒危状况并未根本改变。

  生活在几个迁地保护区和保护基地里面的长江江豚的数量都在增加。其中,湖北石首的长江天鹅洲白?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有长江江豚80余头,天鹅洲的长江江豚保护被认为是世界上首个鲸类动物迁地保护成功的范例。

  张先锋表示,为保护长江立法是法律界和自然保护界多年努力的结果。“前期的调研,在法律文稿讨论过程中,我所的专家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对长江保护法非常关注。我觉得上升到法的高度,对长江的保护可以说是非常有利的。”

(责任编辑:)


  世纪恒凯信息网版权说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纪恒凯信息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世纪恒凯信息网,如转载,须注明出处。本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